治理电荒要三管齐下
2021-10-06 20:13:38
  • 0
  • 0
  • 4

治理电荒要三管齐下

余永佳

近日,各地缺电警报响起,成为舆情关注的焦点。

记得一两年前,国内舆情总是急火攻心地在为电力大跃进高烧不退、用电需求大幅下降等乱象而操心劳神和忧虑不安,同时更不遗余力地为降低用电增长预期、探寻煤电去产能等可行之路而大声疾呼和苦思良策。

转眼间,电荒怪疾突然发威,电力产能下降、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多地被迫拉闸限电,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还给国计民生带来了新的波折和困惑。

如何优化电能结构,探索顺应国情民意的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新路径,实现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此次电荒来势凶猛,退势缓慢,有效的应对措施是三管齐下:

一、遏制煤价

本次停电、限电风波的主要起因是煤炭价格无序上扬。

据悉:今年1-8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3%,成本同比上升26.1%,利润同比增长145.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成本同比上升18.2%,利润同比下降15.3%。

显然,煤炭大幅涨价,虽收获了丰厚的利润,然而却损害了下游电厂的和谐生产,致使发电成本超越盈亏线,经营举步维艰,进而引发了大范围的停电、限电潮。

煤炭是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并非是听由市场起伏随意溢价疯涨的稀世珠宝。中国拥有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是科学调控粮油价、原油价、电价的典范,因此完全能有力抑制煤价的无序上涨。只要能按市场规律理顺价格,由煤价上扬引发的市场震荡即可迅速恢复平静。

二、削峰填谷

中国是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电力系统的负荷峰谷差极值约为最大负荷的40%。如果我们能在电力削峰填谷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就可强势平息这场停电、限电风波。

一是运用经济手段,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有序。

目前虽然出现了大面积电荒,但总体上表现为:电力负荷高峰时段供给小于需求,低谷时段依然是供大于需。因此,必须进一步科学细划峰谷时段,拉大峰谷电价差,运用经济手段,最大限度地熨平电力峰谷线,既可有效平抑高峰时段的用电热潮,又能深度刺激低谷时段的用电新需求,助力夜间经济的复兴,这是遏制停电、限电等乱象的最优处理方式。

二是运用行政手段,合理调配用电高负荷地区的作息时间。

在一些拉闸限电成为常态化的城市,机关、高校以及部分第三产业的工作时间就应该打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铁律,由电力资源紧缺的大白天转移至电力供应相对宽松的下半夜。

尽管从表面看,此项措施对众多已经习惯于朝九晚五作息方式的公务员以及教职员工、高校学生、白领蓝领来说,或多或少地会显得有些缺乏人性化。

然而,若站在利国利民和攻坚克难的高视点上,为生活在和平年代和优渥生活环境的广大公务员和中青年市民,适度提供一个“践行平战结合理念、接受战时洗礼考验、积累处理应急事件实战经验、提升知难而上和化险为夷能力”的岗位新环境,还是利大于弊的。当然,对于一些身体确实不适应高强度夜班岗位的人员,则可调整至白天从事值班或其他一些低强度工作。

三、绿色优先

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

2020年我国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占比分别为71.16%、16.36%、5.6%、4.9%,太阳能发电仅1.9%,地热发电更是微乎其微。显而易见,中国能源对煤电的依赖度依然偏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扩容任重道远。

为实现中国对世界所做出的“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一是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加快清洁无污染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进程。

二是完善输配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杜绝弃风弃水弃光等非理性经济行为。

三是实现储能技术的历史性新突破,重点是以实现电动汽车“车电分离”创新变革为契机,让动力电池成为储能的新载体。

四是正确理顺好电力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一方面要完善可再生新能源“先加”与煤电厂“后减”的替代程序,切忌出现“先减”和“后加”的运行偏差。另一方面是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炭绿色开发利用新模式,开创我国煤电厂清洁无污染生产的新途径。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